[会员管理条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会员服务热线:0411-66007587
广告服务热线:0411-66007587
产品分类
 
  • UPS电源 EPS电源 ISPS电源 PC/SERVER电源 
  • 变频电源 稳压电源 开关电源 充电器 电源适配器 整流器 
  • IGBT模块 MOSFEST IPM 整流桥 
  • 三相监测仪 滤波器 内阻检测仪 功率补偿装置 绝缘测试仪 
  • 锂离子电池 铅酸蓄电池 燃料电池 锌锰/碱锰电池 镍镉电池 镍氢电池 太阳能电池 
  • 汽油发电机组 柴油发电机组 
  • 防雷设备 浪涌保护器 电源补偿 
  • 知名品牌
     
    当前所在位置:最全面的信息资讯门户网站--电源网 > 电源百科

    寻找煤炭产业科学发展的答案

    发布时间:2011-4-19 10:51:00 来源:转载 【 浏览字号:

    ■由于我国煤炭出口量持续高于进口量,导致我国煤炭可供量持续低于消费量,我国煤炭供需缺口不断扩大

     ■ 逐步减少新建、扩建煤炭项目,把煤炭过高的比例降下来,对煤炭总产量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力争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例降至50%左右

    ■ 从我国煤炭供应安全和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建议将煤炭与石油一样纳入“战略性”资源的范畴,建立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

    受能源资源的制约,我国形成了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40%。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过大而引起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率和低效率等突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持续发展。

    我国煤炭产业需求状况分析

    (一)我国煤炭需求总量的变化及其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煤炭消费量逐年增长。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煤炭需求呈现以下特点:

    1.煤炭消费量总体持续上涨,在从1978~2009年长达31年的时间里,煤炭消费量逐年上涨,仅有1997和1998两年出现下降。

    2.煤炭消费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1997年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煤炭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直到20世纪末,煤炭消费量增长缓慢。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3~2006年,受到国际经济高速增长影响,我国出口导向经济增长快速,重化工业加速增长,与此同时,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长高达2位数。这体现出,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高度的煤炭依赖特征。

    3.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呈现下降态势。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75%左右甚至更高。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煤炭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显著下降,降低到70%以下,但是在2005年以后又达到70%以上。

    (二)我国煤炭需求变化的结构性特征

    1.全国煤炭消费的行业结构

    工业是煤炭消费最主要的部门,占煤炭消费总量的94.48%。而工业中,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是最主要的煤炭消费部门,占总消费量的49.06%;其次是制造业,占38.48%。

    2.我国煤炭消费的区域结构

    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分布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煤炭生产和消费布局。我国大部分煤炭资源分布在西部地区,截至2008年底,晋陕蒙宁甘新地区保有查明资源储量10012.46亿吨,占全国80.3%。该区域水资源严重短缺,使该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和加工转化比较困难;而经济发达的华东、中南地区煤炭需求量大,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煤炭资源匮乏,煤炭资源消费量的大部分需要从晋陕蒙宁调入。

    “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仍是我国煤炭消费重心。预计5~10年内,随着特高压输电工程加快建设、煤炭价格的上涨以及西部区域煤炭转化的加快发展,我国煤炭资源富集区域,如晋陕蒙、宁夏和新疆等省区煤炭消费量将大幅增长。

    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的逆向分布状况,决定了未来一定时期内,“北煤南运”、“西煤东运”仍将是我国煤炭消费的主要特征。

    3.我国煤炭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目前,行业运行良好,利润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煤炭累积产量增速与需求的增幅存在结构性矛盾,表现在:动力煤增长较快,供过于求,而火电发电量增速较低;炼焦烟煤增长不快,供不应求,而粗钢、生铁产量增速较快。化工用煤供需基本平衡。较高的动力煤产量增速与较低的电力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动力煤存在产量过剩风险。

    虽然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大体平衡,在某些年份甚至出现生产量大于消费量的情况,但是,由于我国煤炭出口量持续高于进口量,导致我国煤炭可供量持续低于消费量,我国煤炭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体制性、结构性”的“煤矛盾”,表现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煤炭的稳定可靠供应能力比较脆弱。

    我国煤炭产业需求的趋势判断

    (一)未来一个时期煤炭需求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判断

    1.未来我国煤炭需求总量将呈持续上升趋势,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缓慢下降,但作为我国能源的主体地位难以改变。

    2.能源资源平衡问题。满足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未来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能源资源的供给制约,导致能源结构将发生较大的改变。即: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地位不会改变,而石油可能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作用有所下降,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来源将支撑着新能源的发展。

    3.煤炭不仅在间接能源消费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通过深加工和技术的进步,煤炭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在直接消费中的重要性也将显著提高。

    4.合理利用国外煤炭资源将是我国未来一定时期能源战略的焦点之一。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0%以上,进一步提高石油进口恐怕难度很大。我国在历史上主要是煤炭出口国,但是,近年来,随着煤炭需求量的增加,煤炭净进口逐年增加,鉴于国内煤炭储存和生产的现状,我国国内煤炭供应受限制较多,未来煤炭净进口可能会进一步大幅度增加,保障煤炭进口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对煤炭需求的增长进行适当抑制。应调整根据经济发展需求来对能源需求进行预测的传统做法,而是要根据能源供给的约束条件来对经济发展需求进行适当调整,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煤炭供给的相互关系,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解决经济发展与能源供给之间矛盾的关键环节,合理控制能源,特别是煤炭消费的空间。

     (二)对未来煤炭需求的预测

    从煤炭需求的影响因素来看,在需求层面,主要受到国民经济增长需求的影响,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在短期内工业化并不会完成,虽然我国未来将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但是发展方式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重化工业加速增长的工业化道路也不可能一下子得到转变,经济结构不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对煤炭需求仍然主要受制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在供给层面,未来5~10年内,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源的有效整合,煤炭开采和供给条件会逐步得到改善,而且短期内煤炭资源储量仍然丰富,因此煤炭供给主要受制于煤炭相对成本或者使用的经济性,这样,煤炭的供给就主要受到可替代能源,特别是石油以及新能源供给条件的影响。国际环境影响下的节能减排政策对煤炭需求的影响也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增长和可替代能源供给状况。

    因此,未来5~10年的煤炭需求,主要受制于两个基本的因素:一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二是可替代能源的发展状况。

    引导煤炭需求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的政策建议

    (一)下大力气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目前,我国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的状况应得到充分重视。首先,逐步减少新建、扩建煤炭项目,把煤炭过高的比例降下来,对煤炭总产量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力争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例降至50%左右。其次,尽快淘汰高耗煤设备,提高燃煤电厂效率。我国新增煤炭基本上用于发电,若电厂净效率达到60%,用200克标煤就能发1000瓦时电,可以把我国现在的煤耗降低近一半,这样在20年后使发电用煤减少3~5亿吨是可能的。

    (二)加快技术研发和推广,进一步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综合利用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煤炭企业粗放开发、有关行业低效利用、污染环境、效益低下的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善,与煤炭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发展洁净煤技术,构建资源环境整体化、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是当前我国能源发展的要求和必然选择。建议推广应用煤炭洗选、水煤浆和煤炭液化等洁净煤技术,研发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把煤炭高效洁净地转化为液体、气体燃料;加快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保障能源安全。

    (三)加强煤炭战略储备

    尽管我国有可观的煤炭资源量,但优质资源少,后备工业储量严重不足。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从我国煤炭供应安全和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建议将煤炭与石油一样纳入“战略性”资源的范畴,建立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一是资源储备,即从采矿权收入和资源收益稳定基金中提取一定费用,建立资源勘探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加大资源勘探力度,储备一批可供建井开采的精查储量。二是现货储备,即在煤炭主产地、转运、负荷中心、交通枢纽城市规划布局国家级资源储备库,承担大区域性的战略储备和调剂功能。建立国家专项储备基金(从采矿权价款、资源收益稳定基金、国家财政收入中按比例提取),用于储备库建设投资和保管储备支出。三是产能储备,即以专项法律或产业政策的形式,要求大型煤炭企业按适当比例(如5%)进行产能储备,一旦出现市场价格的巨大波动和供应链的异常变动,可以确保即时启动和实时调度。

     (四)积极发展新能源

    建议继续扩大沿海地区的核能建设,鼓励天然气环保发电以及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出卖资源换取外汇的阶段,今后不仅要少出口煤炭特别是高污染的焦炭,而且要尽可能利用国外资源来弥补能源的供给缺口。

    (五)鼓励煤炭企业向集约化、多元化发展

    进一步鼓励我国的煤炭企业向集约化、多元化、安全生产自动化发展,创造条件使我国煤炭企业做大做强。还应鼓励企业产业链的延伸,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向电力、焦化、铁路、煤化工、电解铝等产业纵向延伸产业链,鼓励企业多元化的横向扩张,从而优化整体产业结构。在产业组织上,国家应鼓励大基地、大集团的重点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培育跨行业、跨省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严格办矿准入标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继续依法关闭布局不合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小煤矿,全面提升办矿水平。

    (六)加强煤炭产区的环境治理

    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原煤的筛分、洗选、动力配煤和土法炼焦等生产活动产生的对水资源和大气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以及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煤炭开采和加工产生的负外部性需要当地政府解决,其资金来源单靠地方财力很有限,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在我国大部分产煤区建立专门的环境治理基金,加强煤炭厂区的环境治理。

    编辑:应急电源网
    相关新闻